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疾病预测 > 健康自测
编号:40447
观面容测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伽玛医生
     编者:李炳坤

    祖国医学中的四诊(望、问、闻、切),现代医学中的四诊(望、触、叩、听),都把望诊作为诊断疾病的一种手段。观察面部的表情,乃是望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的面部表面,肌肉丰富,血运充足,又是颅神经支配集中的部位,因此,不少疾病相应地表现出典型的面容。

    健康人的面容应眉目清秀,两眼有神,皮肤富于光泽,若以鼻梁为正中垂直线,其长度中点(即头长中点)随年龄而异:出生时中点在眉间,两眼水平在中点之下,以后随年龄增大、面骨和鼻骨的增长,中点逐渐向下移行,至成年时中点与两眼水平相合。

    面容异常可分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有的因环境、精神因素等改变所致,有的则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面容的异常不但影响美容,还可作为判断人体将要发生疾病,或已经患有疾病的参考。面容异常一般可分为:

    1.浮肿面容 面部浮肿,以手指按压其前额皮肤,可形成暂时性凹陷痕迹,一般常见于肾病、心脏病,亦可见于糖尿病患者。
, 百拇医药
    2.假面具面容 面部表情呆板,好似戴上了一幅面具,多见于脑炎、震颤性麻痹症患者。

    3.苦笑面容 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四肢抽搐,这是典型的破伤风面容。

    4.恐怖状面容 眼球突出,目光闪亮具惊惧的表情,常见于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5.狮子状面容 面部皮肤结节状增生,常见于瘤型麻风。也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

    6.二尖瓣面容 双颊暗红,口唇紫绀,心慌气短,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7.满月面容 面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

    8.肢端肥大症面容 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大且向前突出,两骨隆起,耳鼻增大,唇舌变厚。
, http://www.100md.com
    9.半侧瘫痪面容 一侧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坠,见于面神经麻痹;如有上述征象,而无眼裂增宽,则可见于脑血管中枢性面瘫。

    10.半侧痉挛面容 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抽搐,有时仅表现为霎眼性痉挛或口用抽搐,可见于面神经瘫痪后遗症及三叉神经痛、中枢神经障碍的患者。

    11.毁坏性面容 毁坏性面容是指因患某种疾病而使正常面容毁坏。有的只是面容毁坏,有的则五官等也受累,或毁坏愈合后形成不规则的收缩性疤痕。一般可见于梅毒、寻常狼疮、麻风、恶性皮肤肿瘤、深部真菌病、雅司病等思考。

    12.增殖体面容 如果见到小孩有一种特殊的面容——鼻梁宽平、硬腭高拱、切牙外突、牙齿排列不齐、嘴唇厚、上嘴唇上翘、面部表情呆滞,就应想到有增殖体肥大的可能,这种面容也就称为“增殖体面容”。

    13.“关公脸”面容 在患有高原病、肺源性心脏病或潜水病的时候,可以见到被称为“关公脸”的醉酒样面容。这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引起的血液巾红血球异常增多所致。这时候。血液中的红血球可比正常高1-2倍,叫做真性红血球增多症。
, http://www.100md.com
    14.恶病质面容 面容极度消瘦、表情痛苦、面色萎黄、颧骨高耸、眼窝深凹、皮肤弹性差,常见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痰病患者,如严重的结核病,或晚期癌肿。

    15.甲亢面容 面肌消瘦、眼球凸出、烦躁易怒,有可能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16.伤寒病面容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少气懒言,有时出现意识不清,多见于肠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高热衰弱性疾病患者。

    17.希氏面容 面部表情痛苦,面色灰白,两眼凹陷无神,额部冷汗,颧骨高耸,鼻尖峭立。多见于急件腹膜炎病人。

    18.呆小病面容 面容发育差,仍保持婴儿时期的“孩儿脸”,鼻梁扁平而宽、两眼距离较远;皮肤臃肿、粗糙;舌厚而大,常露出口外;额低,往往有皱纹;眼裂小,鼻上翻,可见于呆小病(克汀病)。

    19.结核病面容 活动期的结核病人,面部清瘦而苍白。但两颧潮红呈服脂色。

    还可以举出一些病恋面容和表情。如果你能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留心分辨观察,亲眼目睹一番,那么,给你的印象会更深刻。

    摘自《百病自测秘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