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动态
编号:10307019
盛开的文明之花---太和县中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剪影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34期
     在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的展览室,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字:目前该院占地77亩,医务工作者363人,是1983年的18倍,拥有门诊、医技、病房、制剂等9栋大楼,建筑面积53113平方米,是1983年的36倍;固定资产1亿多元,是1983年的355倍。是什么力量促使这家医院不断改革与发展,取得今日的成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视察该院时总结说,太和县中医院的快速发展,重要的一点是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典型。他们以精神文明促物质文明的做法结出了丰硕成果,很值得全国的中医院学习和借鉴。

    据该院院长李福同介绍,多年来,太和县中医院始终把“抓文明创建,树行业新风”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制定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规定》、《文明行医十不准》等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规章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该院还将文明创建与医院工作紧密结合,年年有目标,年年出新招,年年见成效。如1995年推行的承诺服务,1996年创“无吸烟、无接受红包、无接受吃请”的三无医院活动,2000年确定的宣传教育年。在这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口号、文件,而是数年如一日的行动。
, http://www.100md.com
    只要是病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只要是我们去做的,就是让病人满意的

    记者来到该院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在医院的门诊科室,到处可见围着大夫看病的患者,等待医生针灸的病人,认真学习的中医院校学生。门诊大厅人来人往,咨询、划价、收费、取药等一系列工作井然有序;温馨大姐面带微笑、亭亭玉立等待服务。记者感到,这个时间、这种场面,即使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也不多见。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个窗口,太和县中医院在门诊和病区分别创建了温馨服务站,招聘了8名温馨服务大姐,其主要职责是:为病人导医、导诊;为老、弱、病、残、幼病人提供陪诊、陪检服务;为病人划价、交费、取药,提供办理入、出院手续服务;帮助住院病人联系理发、送饭、送茶水和回家车辆;为无人陪护的住院病人提供临时看护服务;陪病人散步、聊天等10项内容。病人入院,“温馨大姐”就像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陪同患者从门诊到病房,全程服务。
, 百拇医药
    从涡阳农村专程来太和县中医院就医的李长海老人,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走进医院门诊大厅时,“温馨大姐”徐文慧满面春风地推着轮椅走到他们面前。得知老人患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徐文慧立即与门诊有关科室联系,并帮助办理好一切手续。在老人住院期间,徐文慧每天都到床前问寒问暖、送饭送菜,主动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李长海动情地说:“外地人来这里看病,举目无亲,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好了,就像亲人一样,俺终生难忘!”

    在该院门诊大厅,记者还遇到一位身穿天蓝色工作服、头戴粉红色护士帽的“温馨大姐”,她在帮助一位坐轮椅的患者做一系列检查后,还要帮助办理住院手续。她告诉记者,只要是病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只要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病人满意的。

    改革与管理如同精神文明建设的翅膀,带动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众多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该院在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实行院长负责制,实行科主任聘任制和职工合同制,全面推行“三岗制”(上岗、待岗、下岗)的动态管理,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运行机制,先后推行了职称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医技科室改革、医保制度改革、奖励制度改革等等。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保障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改革奖励制度,每年年终评比均设委屈奖,对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虽受委屈仍尽职尽责的医务人员给予先进工作者待遇;对每年的先进工作者取消物质奖励,改为旅游奖,注重精神激励等。
, http://www.100md.com
    该院在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他们强化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和后勤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抓住每件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对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大力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否则给予批评、罚款直至行政处理。如挂号室一职工服务不主动,上班经常化妆或吃零食,被解聘下岗;外科一医生接受病人吃请,受到餐费5倍的罚款和开除留用一年的处理。据统计,近年来,该院共有47人因违反医德医风规定受到处理。

    正是由于该院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了快速发展,并连年获得殊荣:1994年被评为全国示范中医院,1998年以来先后成为全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和示范单位,省文明医院和十佳中医院,连续四届获省文明单位称号,并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直至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受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表彰。

    把培养文明医务工作者当作支柱工程来抓

    建文明院,要先培养文明人。该院一直把培养文明医务工作者当作支柱工程来抓。他们先后选派中青年200多人次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特色医院进修学习,并请来一批知名专家教授来院指导业务,开展临床教学和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手法示教。通过专家们的言传身教,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而且使他们学到了专家的好思想、好作风,培养了一批术德双馨的“名牌”大夫。如青年医生于盛仕、李乔,为抢救、治疗危重病人,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白开水,受到病人的一致赞扬,为青年职工树立了榜样;后勤科长王启民,以院为家,不怕脏不嫌累,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被誉为医院的“黄牛式人物”;手术室医师路建华主动把病人塞给他的500元“红包”上交医院……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太和县中医院不胜枚举。

    太和县中医院不仅教育职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科室和个人的目标管理,而且十分注重美化环境,这里有他们自己修建的水道、曲径、喷泉、假山、花园、绿地;有自己装修的医疗康复中心、餐饮服务中心、多功能训练中心、健康药浴中心、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在该院已经投入使用的老年公寓旁,院长李福同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座建筑医院投资900多万元,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设床位208张,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休闲于一体,是县内外老人及老年患者理想的康复养老之地,非常受他们的欢迎。他指着远方占地几十亩的大水塘告诉记者,医院还要在那里建水上乐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至此,记者已经意识到,太和县中医院之所以成为全国县级中医院的一面旗帜,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处处时时为病人着想,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 百拇医药( 周颖 姜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