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低血糖症
编号:11180436
低血糖掩盖糖尿病病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0日 《健康时报》 2006.08.10
     受访专家:李怡,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四上午,周一下午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以反应性低血糖作掩护,企图“蒙混过关”。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怡博士说:“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这些病人以餐前出现低血糖症状为突出表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病人患糖尿病后,其胰岛细胞虽有损伤,但尚有一定分泌能力,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导致餐前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病人会出现饥饿感、出虚汗、头昏、心慌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此时病人会有意识地多吃、增强热量,殊不知,这样更加剧了糖尿病的发展。有些病人在医院也会被当成是单纯的低血糖进行治疗,遭遇误诊,失去最佳治疗时期。

    随着病情继续发展,胰岛细胞损伤加剧,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或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就会转变为持续高血糖的糖尿病了。这个时间在不同病人身上是不一样的。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很长的时间里被“蒙在鼓里”,直到糖尿病病情很严重时才最后确诊。

    因此,对于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出现低血糖反应要特别警惕糖尿病的可能,去医院做个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就可以揪出糖尿病的“狐狸尾巴”了。另一方面,即使这样的人群暂时没有任何反应,由于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应定期监测血糖,一般来说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就要到医院做血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百拇医药(赵晴晴俞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