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管理
编号:11172597
欣弗事件再度拷问药品招投标制度(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8日 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在“看病贵,看病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大背景下,华源欣弗事件和齐二药事件,再次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事实表明,无论GMP认证制度、药品抽检制度,还是流通过程中的药品集中招投标制度,都很难有效地把住药品质量安全这道“闸门”。

    药品集中招投标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低虚高药价,规范医疗机构的购药行为和药品流通秩序。

    因此,决定某种药品是否能中标的因素中,质量和价格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评审机构对药品质量的把控,只是通过审查药厂提供的药品批准文号、GMP认证和近期质检合格证明文件。但由于这种程序性审查缺乏实质性审查的配合,几乎无法保证随后进入医院药品的质量安全。

    随着各种问题药不断被曝光,一些地方接连出现“高价药中标,低价药中不了标”的怪现象,药品集中招投标制度存废之争再起。

     从齐二药到华源欣弗
, 百拇医药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事件阴影尚未消散,药品致人死亡恶性事件再次发生。截至今天,安徽华源药业生产的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已经夺走9名患者的生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对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引发的药品不良事件调查结果:

    经查,该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也就是说,“欣弗克林霉素”为被定性为劣质药。

    人们注意到,无论是齐二药的假药,还是华源的劣质“欣弗克林霉素”,许多都是通过当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入医院的。据当地媒体报道,湖北省宜都市死亡患者生前被注射的“欣弗克林霉素”,即当地医院通过药品集中招标渠道购得。
, 百拇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3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发布信息通报,提示克林霉素注射液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如此情况下,克林霉素仍然在临床中随意给患者使用,直至悲剧的发生。仅今年6月1日至7月28日,安徽华源就生产“欣弗克林霉素”368万多瓶,目前在该公司内查封48.5万多瓶。这意味着,两个月内,该公司即有300多万瓶“欣弗克林霉素”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各种经销渠道,流入全国各地的医院和乡镇卫生院。

    被提示谨慎使用“欣弗”为何仍畅销

    据上海华源股份安徽华源药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定价为39元的“欣弗克林霉素”,成本仅为两元左右,出厂价为2.7元,按照物价部门的限价,医疗机构卖给患者时最高价格可达38元。医药企业人士透露,按常规,“欣弗克林霉素”参加药品集中招标的竞标范围应在20元至25元,但在药品批发市场上3元多钱就可以买到。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批发市场的药品要比中标药品便宜得多,很多乡镇医院、个人诊所和医药经销商到批发市场批药以寻求更大的利润。这也得到了安徽华源药业销售部门的证实,通过批发市场,50%至60%的“欣弗克林霉素”卖到了乡镇卫生院。批发市场的大流量增加了对药品的监控和召回难度。

    “欣弗克林霉素”进入市场的另一条渠道,是各地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尽管中标药品相对批发市场价格高昂,且有谨慎使用这种药品的提示,但“处方回扣”刺激了医生对这种药品的用量。

    在合肥市的一家公立医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曾经有药商对他所在的医院进行“攻关”,要求医生们使用“欣弗克林霉素”。中标药品进入医院后,一般实行代销制,如果没有患者使用,最后要退给药商。为促使手握处方权的医生给患者多开这些药,药商就给医生明码标价发“处方费”:每开一瓶“欣弗克林霉素”,回扣3元。

    他所在的医院里,医生一般会这么告诉患者:只能用这个药,别的药效果不好。如果不用这个药,病治不好医生不负责任。, 百拇医药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