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栓塞(脑梗塞)
编号:13780300
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5日 《按摩与导引》 20104
     摘要 的:观察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脑血栓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 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是治疗20次(4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改变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0天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十分明显,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显效快,疗效显著,为治疗此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方法。

    关键词 脑梗塞 火针疗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

    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康复科脑梗塞的住院患者,60例患者由专人随机交替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由两个管床医师分管,管床医师只对病人进行常规治疗,不参与火针及星状神经节治疗。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35~76岁,平均50+18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8~75岁,平均48+17岁;两组入选患者发病时间均为早期1个月以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脑梗塞的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在一个月以内;③经CT或MRI明确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及混合性脑卒中患者;②脑梗塞合并严重的心脏病、严重的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③脑栓塞患者;③对火针过度恐惧或晕针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进行必要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均是20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检查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对疗效进行评定。

    2.1 治疗组治疗方法 治疗组30例用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的方法治疗。先进行SGB治疗:令患者仰卧在治疗床上,枕头置于颈胸相连部,让颈部充分伸展并保持颈肌松弛状态,SGB进针的部位在第6颈椎前结节即环状软骨旁开1横指,在环状软骨旁处反复触摸,推开颈动脉和颈静脉,进针深度到达横突骨面,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即可注入药液。星状神经节阻滞所用药物为2%利多卡因2.5ml,加1ml VitB6,加2.5ml生理盐水。阻滞成功的标志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霍纳氏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凹陷、结膜充血、鼻充血或阻塞感、面部无汗。
, 百拇医药
    观察15分钟无其它不良反应后再行火针治疗。

    火针操作方法:①消毒:在选择的穴位或部位上用2%的碘酒消毒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②烧针: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左手将灯移近针刺的穴位,右手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外焰,根据针刺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③进针: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将火针准确地刺选定穴位,并快速敏捷地将针拔出。头部运动反射区刺入较浅,仅到达帽状鞘膜和工作;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较轻劳动和工作;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或改善不明显。

    3.2 观察项目 简化McGiU疼痛问卷。共分3部分:疼痛分级指数(PRI)含有11个感觉性词与4个情绪性词,程度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0、1、2、3分,可计算出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视觉模拟量表(VAS)为一条10cm长的直线,分为10个点,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患者在其中标出疼痛程度;现有疼痛强度(PPI)分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6级,分别计0、1、2、3、4、5分。
, http://www.100md.com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5 治疗结果

    5.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组均有较好疗效。

    5.2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见表2)。在VAS、PPI、PRI评分上,治疗前两组间比较,Pi>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较好疗效;治疗后两组间进行比较,Pi>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6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治疗组先用放松性手法,使颈肩背部肌肉松弛;然后患者采用仰卧位,平静放松,能较好配合医者;在颈肌放松的情况下,医者不需用太大力量去克服因某些肌肉紧张而产生的抵抗,患者痛苦小。拔伸牵引手法主要在于调整颈椎外平衡结构的动力平衡失常,通过对颈部周围特别是颈后部肌群及韧带的牵拉刺激,动态调节肌肉及韧带的柔顺性,以保证颈椎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通过间歇式操作的拔伸牵引,驰张交替输入良性刺激信息,以改善颈部肌肉的张力,进而改善其颈椎骨组织附丽处的应力状态,起到局部微调的作用同时,通过肌肉的张力改变,对有椎骨异常位移或角度变化而致颈椎失稳的内源性骨性结构产生整复作用,是拔伸法产生疗效的力学基础。屈颈成角于患椎,目的是使该椎体各关节处于失稳状态,因而只需轻轻旋转提拉,即可复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能事半功倍。并且本手法操作时,颈椎处于拔伸牵引状态下,有利于分离关节面,减轻神经根压迫。故治疗组能够取得较好疗效。有研究表明,牵引针刺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牵引疗法。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针刺治疗,亦取得了较好疗效。临床上颈椎牵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疗法,通过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针刺能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缓解局部肿胀,松解粘连组织。

    脑梗塞早期的病理改变为应激性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缺氧、脑水肿,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脑缺血的预后有着密切关系,SGB可治疗其, 百拇医药(陶思攸 冉春风 高圣海等)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栓塞(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