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淋巴瘤
编号:13488366
滤泡性淋巴瘤FDG代谢特性及PETCT临床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0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DG代谢特性及PET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病例确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进行PET/CT图像分析,对比PET/CT诊断结果与CT图像诊断结果,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DG代谢特性。结果 20例初治和20例复发患者PET/CT图像分析均为阳性,SUVmax(10.9±5.4)。其中I期患者占比60%,II期患者占比31%,III期患者占比5%,IV期患者占比4%。患者的结外器官呈现受累及状态,尤其是扁桃体、消化道、肝、肌肉等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累及情况。I、II期患者病灶SUVmax(9.9±3.4),III、IV期病灶SUVmax(13.0±4.4),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0.212,P>0.05)。结论 滤泡性淋巴瘤FDG代谢特性主要表现为FDG高摄取,应用PETCT图像分析方法,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PET/CT;滤泡性淋巴瘤;FDG代谢特性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02

    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淋巴瘤疾病类型,患者呈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现象,多部位淋巴组织可能受到侵犯,各个器官均会受到涉及,部分患者展现出节外表现。在患病初期,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1]。例如,淋巴瘤常见的体温升高、体重减轻、盗汗现象,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身上比较少见。也是由于这种原因,很少有患者在滤泡性淋巴瘤初期通过检测发现,这就会耽误临床治疗的时间,因而,通过PET/CT方法,对患者进行FDG代谢检测,有利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促进患者预后。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性31名,女性6名。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54.23±3.62)岁。

    纳入标准:患者经过病理检验,患有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具有清醒意识,对于所接受的项目比较了解。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和其他恶性肿瘤,身体状况以及精神状态较差。

    1.2 仪器与方法。

    40例患者采用GeminiGXL16PET/CT,显像剂18F-FDG 为科室自行生产合成。在进行检测之前,40例患者禁食12小时,采取仰卧位,保持心情舒缓、平静,避免剧烈运动,血糖水平控制在4.8~7.9 mmol/L,按照体重综合计算方法0.15 mci/kg(lmci=3.7*107Bq)给予患者静脉药物。在给药一小时之后,进行图像采集。患者检查前要排空膀胱。由三名以上核医学医生独立阅片,对图像进行综合探讨,意见相左时,由综合讨论小组具体决定。在患者检测之后,采用化疗与放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影像分析方法、病灶数量、淋巴结浸润范围,并对具体代谢数值,进行相关分析,对比病理研究成果。

    2 结 果

    对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图像分析发现,I期患者24例,II期患者占比13例,III期患者占比2例,IV期患者占比1例。患者的结外器官呈现受累及状态,尤其是扁桃体、消化道、肝、肌肉等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累及情况。I、II期患者病灶SUVmax(9.9±3.4),III、IV期病灶SUVmax(13.0±4.4),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0.212,P>0.05)。

    随访诊疗记录情况,一次检查完全反应人数33例,多次检查完全反应人数2例,肿瘤残留人数2例,发现新病灶3例。

    3 讨 论

    PET/CT检测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疾病的生理代谢状态,尤其是根据滤泡性淋巴瘤FDG代谢特性,找寻具体的病灶位置。这种仪器可以通过完整的显像系统,对病人进行快速全身扫描,获得功能代谢图像以及解剖图像。这种三维立体成像结合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地反映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代谢特征,尤其是病变累及情况、淋巴结节状态、病灶组织结构。从本文研究可知,通过这种滤泡性淋巴瘤FDG代谢特性联合PET/CT检测方法诊断方式,淋巴瘤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6.7%。通过这种检测方式,患者可以在患病早期,发现原发病灶,这对于患者的放疗、化疗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导作用,利于患者预后,可以改善患者治疗之后的复发状况。

    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PET/CT检测,患者可以进行一次全身断层显像,这是其他设备无法实现的检测功能,除了发现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原发部位病变之外,还可以对于淋巴瘤的转移情况,以及其他组织器官和骨骼的累及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协助医生全面系统了解患者的肿瘤发展情况,对预后进行判断与指导。尤其是对患者的纤维化、坏死组织进行鉴别,快速查找病灶,找寻原发病灶,通过靶区定位,确定代谢活跃的病灶范围,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放射治疗,避免大面积放射疗法损害患者的健康组织,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

    综上所述,PET/CT检测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代谢特征,应用在临床诊断当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肿瘤发展程度、檢测的准确性,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 贝,敬兴果.-(18)F-FDG PET/CT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诊疗中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3):1968-1970.

    [2] 曾小慧,许珮珮,王云华.肺癌-(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的卫生经济学[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02):216-221., 百拇医药(路萍)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