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循环疾病 > 肺栓塞
编号:13472107
宝石能谱CT成像碘基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2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8
     【摘要】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自身主要是由于栓子阻塞了肺动脉系统,从而不同程度阻碍了肺循环,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或者临床综合征,对于此类疾病来说其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高。为了有效进行临床诊治,同时为现阶段学习提供一定针对性帮助,了解此类疾病,明确宝石能谱CT成像碘基图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十分关键,对于后续走向临床,进行临床应用也有着关键性价值。鉴于此类方法在疾病诊断能够观察病理改变特点,需要对其技术要点充分认识。

    【关键词】肺栓塞;能谱CT;碘基图;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8..02

    就实际情况而言,肺栓塞的产生大多数都具备着一定复杂性,而且其临床表现方面相对较为不典型,起病隐匿,如何有效的快速诊断、积极干预,对于后续走向临床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有着关键性价值。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从疾病的病理机制入手,明确病理机制特点,才可以明确后续诊断过程中需要留意和关注的要点所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程度支持,优化最终临床应用与疾病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实际效果情况,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及时的挽救。

    1 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

    1.1 病因分析

    一般而言体循环的各类栓子脱落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循环方面的过程,堵塞到了肺动脉或者肺动脉分支,导致整体循环出现障碍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都称之为肺栓塞[1]。在病因學方面,主要是由于体循环各种栓子脱落,进一步导致不同程度堵塞不同分级的肺动脉,阻塞正常肺循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等方面出现问题,不加以有效解决就会导致脑缺氧,甚至导致抽出、昏迷和死亡。在栓子方面,最常见栓子为血栓,主要来源于腓静脉、盆腔静脉,而且也高发与手术之后,手术之后24~48 h因为制动以及药物应用,很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一旦脱落就容易引起此类问题。而除此之外,血栓性静脉炎也会导致此类问题出现,主要是因为可以导致血栓继续蔓延到深静脉,形成肺栓塞,同时也可以是周围浅静脉血栓脱落,然后伴随体循环形成栓塞。这样的问题相对较为常见,也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健康,而在病因学方面其他栓子也并非罕见,例如空气栓、细菌栓、心脏赘生物等等。就最常见静脉血栓而言,其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了血流不畅、速度较慢,例如长时间下肢制动,就满足这一条件。同时若静脉血管壁出现损伤,例如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之下,产生了一系列血管微损伤,加之血液粘稠度较高,血脂较高,都会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1.2 临床表现

    根据栓子大小以及堵塞程度不同,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之处,尤其在轻重程度方面有着明显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主要特征是起病急骤,伴有一系列肺循环障碍的症状[2]。既往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过,肺动脉中主要是静脉血,输送至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排出废物,带来更多的动脉血输送给机体。当肺动脉被堵塞之后,身体的呼吸交换被中断,或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就会导致缺氧。患者会突发的不明原因虚脱、面色苍白、冷汗淋漓,伴有严重呼吸困难、胸痛或咳嗽,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偶见急性疼痛,根据患者栓子脱落的具体位置不同,所带来的疼痛影响和症状也存在着差异。而且当肺栓塞产生之后,患者会伴有严重的急性右心衰症状,如心动过速、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第二音亢进、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紫绀。

    综合来看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鉴别诊断,那么这就需要有一种辅助检验和诊断方法进行操作,才可以保障临床诊断工作顺利进行,然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 宝石能谱CT成像碘基图的应用分析

    2.1 应用方法

    对于临床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短疼痛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发现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或D二聚体不同程度升高,高度怀疑是肺栓塞,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进行操作。患者首先可以进行HD能谱CT平扫,具体范围是整个肺野,平扫方向是从头到足,再进行能谱CT增强扫描。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注射,先用生理盐水21 ml,4 ml/s,然后再用对比剂,用量在50~60 ml左右,速率也和之前一样没有差别,然后再使用21ml生理盐水,将感兴趣区设定在肺动脉主干,密度达到50 HU的时候延迟六秒再开始扫描,范围与平扫范围完全一致。进行操作之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造影图像,即CTPA图像,直观看到整体的栓子分布数目和类型。

    2.2 应用价值

    既往肺栓塞所采取的诊断措施大多数都是有创的,虽然是金标准而且准确性较好,但是有创的问题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者是否能耐受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前主流的诊断方法是肺动脉造影,但此类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有创操作,作为一类创伤性检查有不容小觑的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技术要求高、费用高、辐射量大、普及性差,临床应用范围和效果也相对较为有限一些。

    3 结束语

    如上所述,鉴于肺栓塞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有效诊断的关键性意义就十分明显,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相关疾病病因和表现,其次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检查措施充分认识,了解此类方法应用之后的诊断效果和具体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荣军.CT肺动脉成像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025(013):42-43.

    [2] 丁 薇.探讨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老年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000(002):P.73-74., 百拇医药(冀 乐?徐玉芹?张庆?李成斌 刘倩倩)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循环疾病 > 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