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栓塞(脑梗塞)
编号:13105566
急性脑梗塞行溶栓治疗延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識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溶栓药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溶栓治疗途径。静脉溶栓的技术设备简单、方便快捷、创伤相对较小、费用较低,而且可在短时内完成,患者易于接受。 缺血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呈渐进性发展 , 因此溶栓时机有时间限度,即时间窗。[1] Astrup 等于 1981 年提出缺血半暗带理论为时间窗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缺血半暗带和中心坏死区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转化过程,如果能及时恢复血供,缺血半暗区的大部分脑细胞可以避免缺血性坏死。但时间窗仍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不能统一。最近应用核磁扫描成像( MRI )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等研究认为 3- 6 小时内溶栓治疗是十分有效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