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
编号:48378
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与检查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0月31日 医药卫生报 2023.10.31
     □王潇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多发生于大脑半球,也可见于脑干和小脑。脑出血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前者主要指高血压性脑出血,少数为脑淀粉样病变及不明原因的脑出血;后者是指继发于以下原因的脑出血,如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血管炎等。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由血压骤升时小动脉破裂出血引起,在自发性脑实质出血中约半数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脑梗死,但死亡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该病在临床上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似,冬季发病率高,季节变化、情绪波动、过分用力、精神紧张等为常见诱因。高血压性脑出血多为动脉性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豆状核/外囊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次为内囊区及丘脑。发生于基底节区的出血多由其供血动脉——豆纹动脉破裂所致。豆纹动脉较细小,且呈直角或锐角开口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其转弯处受血流冲击较重,而解剖上转弯处血管壁中层弹力纤维缺乏,血管壁薄弱,容易发生出血。少数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出现在大脑皮层下区、小脑及脑干。基底节区、丘脑出血可破入脑室内,皮层下出血可以破入蛛网膜下腔。儿童及青少年发生脑出血则多由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和血管炎所致。

    脑出血通常起病突然,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时发病,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逐渐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可同时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且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救治。

    脑出血经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难以鉴别,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脑出血的检查方法主要为CT(计算机层析成像)、MRI(核磁共振成像),常规X线检查意义不大。CT在各级医院普及率高,检查时间短,对超急性和急性期脑出血敏感性高。因此,若怀疑脑出血应首选CT检查,可以直接显示脑内血肿情况,明确显示血肿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脑实质的关系、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等,为脑出血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MRI有助于出血的分期,并较CT更敏感,可以明确出血的病因,但急性脑出血常规MRI诊断不如CT有特点,且MRI检查时间较长,若患者不配合,轻微的移动就会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因此,不推荐MRI作为急性脑出血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亚急性期与慢性期脑出血,MRI检查则更具优势。一般来说,单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多无须进行血管造影,但发生于年轻患者或血压正常患者的脑出血,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推荐进行CT或MRI增强扫描、CTA(CT血管造影)、MRA(磁共振血管造影)、MRV(磁共振静脉造影)检查,有助于发现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肿瘤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病因。因此,对于能够积极配合的患者,发生脑出血时可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出血情况,尽快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治疗手段。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