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69865
宝宝手足口病 也可能“不高烧”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8日 大众卫生报 2018.05.08
     家住福建省福州市的浩浩,刚满两周岁。最近连续两天低烧,父母也没太在意。不料到了第三天,小浩浩出现呕吐、易惊、肢体抖动等症状,才被紧急送往医院,最后诊断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不都会出现高热症状吗?浩浩既没有发高烧,手、足也没有明显出疹?这不禁让浩浩父母感到疑惑。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关键在于早期识别。”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介绍说,手足口病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这个疾病一般有3~7天的潜伏期,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

    临床上,手足口病高发人群是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比如打喷嚏、咳嗽的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了被污染的玩具、毛巾、餐具等用具,不洗手就进食,这样不卫生的环节也可以造成感染。患儿往往起病特别急,出现发热表现,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患儿后期出现溃疡,会感觉口腔疼痛,不愿意吃饭;还会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一些患儿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大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也有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建议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最好做下血常规检查。”任榕娜还介绍说,重症患儿通常会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任榕娜提醒,手足口病的病毒极有可能发生部分变异,患病后症状极不典型,有些孩子即使患病也可能不表现为高热,出疹也比较少,发病年龄偏小,但病情较重,家长应早期识别患儿手足口病症状。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心率增快,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患儿出现全身出冷汗,手脚冰凉,皮肤花纹;儿童诉说有头痛、视物模糊,小婴儿出现前囟张力增高等表现;出现高血压、高血糖,表现为呕吐、多尿、口渴、多饮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

    吴志 李政, 百拇医药